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3)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考察中国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战国时期,新兴地主为确立统治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打着富国强兵的旗号,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活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1)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
(2)该事件起到什么历史作用?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思想繁荣。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1)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核心。
(2)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4)请列举出三个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中华大家庭的民族情谊。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有统一也有分裂,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结合相关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的前身叫什么?
(2)我国是亚非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谁建立的什么朝代?(3分)
阅读下列材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回答:
(1)上述诗句出自于哪位诗人的哪部作品?
(2)这部作品是采用什么诗歌体裁创作的?
(3)阅读了上述诗句后,你有什么感想?
识图辩史
图一图二
请回答:
(1)以上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故事?
(2)这两则历史故事分别出现在什么历史事件中?
(3)这两则历史故事给你在为人处事方面有什么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