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雌雄异株植物(XY型性别决定),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
亲代表现型 |
子代表现型株数 |
||
父本 |
母本 |
雌株 |
雄株 |
|
1 |
阔叶 |
阔叶 |
阔叶243 |
阔叶119、窄叶122 |
2 |
窄叶 |
阔叶 |
阔叶83、窄叶78 |
阔叶79、窄叶80 |
3 |
阔叶 |
窄叶 |
阔叶131 |
窄叶127 |
下列对上表有关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
B.根据第1组或第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用第1组子代的W#W$W%.K**S*&5^U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2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材料或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蛋白质时均宜采用浅色组织材料 |
B.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表明,叶绿素b 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一般需要进行预实验 |
D.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时,需要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再观察计数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震荡试管 |
B.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
C.在调查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时,以多个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用酒精洗去浮色的原因是苏丹染料不溶于酒精 |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
D.“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变化” 实验用数学模型研究种群的增长规律,不需要另设对照试验 |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技术及方法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时,采用抽样检测法 |
B.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宜采用标志重捕法 |
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的目的是洗去多余的染液 |
D.“脂肪的鉴定”实验中,用50%的盐酸是为了洗去浮色 |
在一个用钢化玻璃做成的封闭水缸内,如果养的是鱼、虾、水蚤等水生动物,还有一些水草和藻类以及一些微生物,开始时它们正好达到了生态平衡状态。后来为了取得一些实验结果,进行了遮光处理,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氧气含量减少 | B.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
C.厌氧微生物数量增多 | D.动物数量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