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卵细胞获得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 |
B.减数第一次分裂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
如图为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如果该夫妇染色体数目正常,且只有一方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异常.若没有基因突变发生,则图中3号的出现原因不可能是
A.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
B.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
C.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
D.卵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
下图A、B是二倍体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内DNA数量变化曲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图所处的分裂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B.B图中染色体①与②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fg段
C.染色体①上基因D和d基因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ef段
D.若B图细胞完成分裂形成了基因型为DA的子细胞,则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是DA、da、da
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l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
B.图l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
C.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
D.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下图是人类某一家族遗传病甲和遗传病乙的遗传系谱图(设遗传病甲与A和a这一对等位基因有关,遗传病乙与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有关,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
B.7号和10号的致病基因都来自1号 |
C.5号的基因型一定是AaXBXb |
D.3号与4号再生一个两病皆患男孩的可能性为3/16 |
人类每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下图表示1号染色体上的几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置,若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母亲正常减数分裂第一极体中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De |
B.他们的孩子不可能是Rh阴性 |
C.他们的儿子可能出现椭圆形红细胞概率为1/2 |
D.他们生出的孩子基因型有4种可能,表现型有4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