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有关探索酶催化作用的实验,请根据表格内容回答: (1)上表所示为探究 的实验。
(2)按上述1~4的实验步骤操作,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若继续对试管C处理,使其温度逐渐上升至40℃,则试管C内出现的现象是 ;若继续对试管B处理,使其温度逐渐下降至40℃,发现试管内没有什么变化,原因是 。
(4)为使实验结论更具说服力,实验设计往往采用 原则。依据这一原则,指出上述表格内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
下图是人体对水的摄入、吸收、分泌和排出的示意图,其中⑤表示物质氧化分解产生水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胃肠道的水分通过①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内环境。
(2)内环境的水分通过②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人胃肠道内。
(3)内环境的水分通过③____________作用成为_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其中大部分的水分又通过④_____________作用进入内环境。
(4)内环境的水分通过皮肤的_______________结构排出体外。
(5)细胞内物质氧化分解生成水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填标号)
(2)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4)在一些病理条件下,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引起③增多的实例。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是。(填标号)
(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加的物质有。
(6)正常人内的②pH通常维持在7.35~7.45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________物质。
(7)①内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和。
下图表示甲、乙、丙3种海螃蟹在其他生活环境条件一定时,实验条件下不断改变海水盐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天然海水的浓度约0.5ml/L)。
(1)渗透压调节能力量差的是_______蟹。
(2)在海水和淡水中都能生活的是_______蟹。
(3)在盐浓度比天然海水还低的海水中,才能发挥调节能力的是蟹。
某雌雄异体的二倍体植物.其花色由A, a和B, 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B基因控制红色性状.现用白甲、白乙、红色和粉色4个纯合品种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红色×粉色,F1表现为红色, F1自交,F2表现为3红色:1粉色
实验2:白甲×红色,F1表现为白色。F1自交,F2表现为12白色:3红色:1粉色
实验3:白乙×粉色,F1表现为白色。F1×粉色,F2表现为2白:1红色:l粉色
I.分析上述试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甲纯合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实验2得到的F2中红色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若实验3得到的F2中白色植株自交,F3中的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
(3)该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Ⅱ.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分别由位于X上的基因E, e控制。
(1)该植株幼小时,雌雄不易区分。若想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通过叶型判断幼小植物的性别,选择的杂交组合最好是表现型为____和____。
(2)某同学将杂合的宽叶雌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后,与正常的窄叶雄株杂交,预测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三倍体的子代植株中有Y染色体的为雄性,其余为雌性.所有个体存活机会相等)
在某鱼塘中有A, B, C, D四种鱼,其营养结构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和B的关系是_____,若向鱼塘中投放专门食用C的鱼E,则A和B的总数量在短期内的变化是_____。当鱼E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刺激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垂体,促使其释放____,该物质促进____,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图乙为C、D两种鱼在某个时间段内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t2-t3时间内C种群出生率____(大于/小于)死亡率,此时间段内,C和D种群的年龄组成____(是,否)相同。为获得较多的D种群个体,且不影响种群的可持续发展.需捕捞后维持在____时对应的种群数量。
(3)图丙曲线所示为种群B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_____增长,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__年。20-30年中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若B为自然界的某濒危物种,保护其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