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我国某区域图及渭河平原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说明内外力作用在渭河平原形成中的表现和作用。
材料一 图中阴影部分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该地地形破碎,起伏大,属于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
(2)简述本地区干旱严重的自然原因。
材料二 葡萄是喜光作物,适宜在坡地上栽培,水热系数(K值)与昼夜温差是影响葡萄品质的重要因素。(K=∑P/∑t×10,其中K为水热系数,∑P为温度≥10℃时期的降水量,∑t为温度≥10℃期间的活动积温)。

(3)与世界葡萄酒之都相比较,图中咸阳乾县、礼泉等地(渭北“旱腰带”)的水热系数情况如何?分析该地区葡萄种植的有利气候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练】读图6-4-6,回答下列问题。(此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发展过程)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①,②,③
(2)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3)此过程被称之为  

读图6—4—4,回答: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从1920年到2000年,总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2)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有哪些差异?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相同原因是   

读“美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图6-4-2”,回答:

(1)1790年以前,美国是一个典型的   国,因为城市人口只占   %左右。
(2)1840年以后城市人口比重增加特点是   ,主要原因是   
(3)在   年美国成为一个城市化国家,理由是   。这一变化比英国约晚   年。
(4)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特点是   ,主要原因是   

读“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图6-4-1”,回答:

(1)解放后到1957年,我国城市稳步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1958年到1960年城市人口比例   ,这主要是因为   
(3)1960年到1965年城市人口比例   ,出现了 “   ”现象,主要原因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处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B处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相比较,该区气候的优势是什么?(2分)
(3)该草原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6分)
(4)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当地人主要做了哪些工作?(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