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5.6 g铁粉在0.1mo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3NA |
B.常温常压下,22.4L的D2、H2组成的气体分子数约为NA |
C.标准状况下,22.4LSO3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3 NA |
D.1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NA |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R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X |
B.简单离子的半径:Y > Z > M |
C.N的单质能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
D.Z与X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
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烧碱溶液吸收NO2:2NO2+2OH-=NO3-+ NO2-+ H2O |
B.用烧碱溶液吸收氯气:Cl2+2OH-=Cl-+ClO-+H2O |
C.明矾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Al3+ +3NH3.H2O=Al(OH)3↓ + 3NH4+ |
D.酸性KI淀粉溶液久置后变蓝:4I-+O2+2H2O=2I2+4OH- |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陈述Ⅰ |
陈述Ⅱ |
A |
氧化性:Fe3+>Cu2+ |
还原性:Fe2+>Cu |
B |
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渐渐变暗 |
Ag发生了化学腐蚀 |
C |
SiO2能与氢氟酸及碱反应 |
SiO2是两性氧化物 |
D |
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 |
说明Ksp(BaSO4)大于Ksp(BaCO3) |
如图各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由工业酒精制取无水酒精 |
B.装置②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
C.装置③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 |
D.装置④中下层物质若为四氯化碳,则可用于吸收氯化氢 |
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0 g重甲基(-14CD3)所含的中子数为11NA; |
B.常温常压下,22.4 L NO气体的分子数小于NA; |
C.64 g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失去2NA个电子; |
D.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