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探究与实验设计
前苏联科学家V.S.Chardkav设计的简单有效地测定植物组织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植物组织水势)的方法如图,步骤如下
① a1——a6、  b1——b6试管中从左往右由低到高注入等量0.0125M,0.025M,0.05M,0.1M、0.2M,0.4M的蔗糖溶液,(各管溶液浓度为:a1——b1、a6——b6
②植物叶片打洞,取得小圆片若干,a1——a6每一试管加入等量小圆片,放置30分钟,期间摇动数次,并于每一试管中加入一粒极小的亚甲基蓝结晶(它对溶液浓度影响极小,可忽略不计)轻轻摇动。
③用弯头毛细滴管依次从每组的a试管中吸一滴蓝色溶液,滴管伸入对应的b试管的中部轻轻放出一滴溶液,观察蓝色小液滴移动方向并记录
说明:如果a管溶液浓度上升,蓝色小滴将在b管的无色溶液中下沉;如果溶液浓度下降,蓝色小滴将上浮;如果溶液浓度不变,蓝色小滴将均匀扩散。

请分析以下问题。
1.本实验中的实验因子是               。实验原理是                         
                                                                    
2.本实验的观察指标是                                                     。
3.试验中,实验组是       管,对照组是      管,它们之间形成的对照可以看作是
                  对照。
4.如果某组试管溶液在第②步操作时,植物细胞在溶液中发生               ,刚进行第③步操作时,将发现蓝色小滴上浮。
5.实验结果如下表:

则实验的结论是:                             
6、若用溶液浓度最低的一组进行第③步操作,发现蓝色小滴上浮,实验应如何改进?
                                                                            
7、实验操作应在尽短时间内(5min~15min)进行,以减少误差。因延长时间而造成的误差主要来自                                       。同时实验尽量利用不切伤的组织进行测量。否则切伤的组织会有液体渗出。也会产生误差。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右图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其结构特点,该细胞主要分布于植物体的___。
(2)如果该植物细胞是从一朵红色花瓣上取下的,则决定其红
色的花色素存在于哪个标号所示的结构上?______。
(3)若将该细胞放在含有3H标记的培养液中保温一段时间
后,则可测到3H的结构有____(填标号)。
(4)经测定该细胞的细胞液中所有溶解于细胞液中的物
质,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1,若将该细胞置于
0.3g·mL-1蔗糖液中,片刻后将发现有______现象。
(5)2号结构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如果降低温度,
流动性将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细胞与叶肉细胞相比较,在颜色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

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 .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贡献。他们的研究使我们知道了“闻香识女人”的奥秘。现在我们已知道,一种嗅觉受体细胞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气味受体,每个单独的嗅觉受体细胞只表达一种并且只有一种气味受体基因。气味受体有多少,就有多少类型的嗅觉受体细胞。每一种受体能探测到有限数量的气味物质。当气味物质分子流动到我们的鼻端黏膜处的嗅觉受体细胞处时,气味物质分子可以粘附于细胞膜上特殊的气味受体上;我们基因的3%被用来编码嗅觉受体细胞细胞膜上的不同气味受体。右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模式图(局部)。请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分子,C代表______。
(2)气味物质分子首先要与图中[ ] ______结合,才有产生嗅觉的可能。
(3)图中A具有特异性,这种特异性最终是由______决定的。
(4)某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溶解B造成膜的损伤,使嗅觉分辨能力下降,B的完整化学名称是_________。

右图为人体神经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据图回答:

(1)与人体肝细胞相比较,该细胞形态上最明显的特点是_____。
(2)构成①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其结构特点是____。
(3)神经细胞中除了细胞核外,含有DNA的结构还有[ ] ______。与④结构中的“小泡”形成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______。
(4)科学家用差速离心法能够分离各种细胞结构。其基本过程是:首先破坏细胞膜,形成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的匀浆;然后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破坏细胞膜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兴趣小组组长王斌,从一淡水池塘中捞取了一些植物,做了以下几个实验。请同学们一并分析回答:

(1)王斌将捞取的植物放入18O的水中培养,并用透明玻璃罩住,给予光照,发现罩内壁凝结的水珠和罩内空气中都含有18O,你认为前者主要来自该植物的(生理过程)_________,后者主要来自该植物的(生理过程)____________。
(2)王斌将植物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绘出植物细胞图,请同学们仔细辨认后回答:该图是______细胞,图中含有DNA的结构应包括___ 填标号)。
(3)王斌想:将装片放入30%KNO3溶液中,可能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大小有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为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三个样品A、B、C的细胞结构,发现有细胞结构a-e(表中“-”表示试样细胞中不存在该结构,“+”表示试样细胞中有该结构),其中a、b、c均由双层膜构成,a的膜上还具有小孔:
(1)试样A、B、C分别是菠菜叶、大肠杆菌和鼠肝中的一种,则结构a、b、c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d结构在细胞分裂时,其周围能发出丝状物,则d是______。e是一种细胞器,它可能是_________。
(3)试样式A、B、C 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C样品是昆虫的飞行肌,则其细胞中[ ] ______数量相对增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