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的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 的思想家是( )
A.墨子 | B.孟子 | C.商鞅 | D.荀子 |
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 1920 年的秋天阴云密布, 1922 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
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皿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
A.礼器和兵器 | B.礼器和用具 | C.农具和酒器 | D.兵器和农具 |
下列交通运输工具中,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创造的有
A.火车、汽船 | B.汽车、汽船 | C.汽船、飞机 | D.飞机、汽车 |
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 | B.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 D.美国放弃反对共产主义 |
辛亥革命后,出现了握手、鞠躬礼,大街上还不时能听到“先生”、“同志”的称呼,这不能表明
A.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由理念化为行动 |
B.列强对中国文化侵略不断加剧 |
C.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出现了新陈代谢 |
D.重大历史事件是社会习俗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