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2010年高考福建卷)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1)根据表格中数据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________种表现型,比例应为________________。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 ,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 ,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 _,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下图表示棉花在晴天各时间段内吸收或放出CO2量的曲线圈,请根据用回答:
(1)在6时CO2净吸收量为O,这说明。
(2)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在时。
(3)10-12时,CO2的吸收量逐渐下降,其原因是。这段时间内,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3和C5的含量变化是。
(4)根据上图,为了增加温室作物的产量,我们可采取何种措施?(回答两点以上)
下左图是某动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下右图为该动物精于形成过程中某时期的简图(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该细胞内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能为代谢过程提供ATP的场所有(填番号)。
(2)该细胞在进行分裂时,牵引染色体运动的物质是图中()
发出的。
(3)右图中的染色体与左图中(填番号)是同种物质的两种形态。若该个体是纯合体,则乙图所示的细胞发生了。
(4)由右图可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DNA数为,
在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个染色体组。
附加题:(共10分,每空1分)
下列图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假如①为蛋白质,则参与形成②过程的酶有。
(2)假如①为淀粉,则所形成的②由肠腔进入A中的方式是。经过A的运输,②可到达身体各部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的最主要的作用是,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
(3)假如图示组织细胞为肺泡细胞,那么C端与D端的中的气体在A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4)假如图示组织细胞为肾上腺,如果A中的钾盐含量高,那么该细胞会分泌,该物质可依次通过途径传送到达所作用的部位。
(5)正常人体内A的pH相对保持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多对缓冲对,其中最主要的一对是。
(6)某人一吃河虾就会腹痛腹泻即过敏反应,这是由于在过敏原——河虾的刺激下,由某种细胞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最可能存在于图中部位。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该物质结合,使上述部位的细胞释放出等物质,引起过敏反应。
(每空2分,共20分)下图表示碳在人体内的转移途径以及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的循环流动,请据图回答:
(1)若图中的X是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的,且与血糖调节有关,则X是;
若X是抗体,则e过程发生细胞中。
(2)当某人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可促进生理过程的进行。(用图中字母回答)
(3)d 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4)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能发生a、b两个生理过程的是生态系统中
(成分),能发生c过程的可能是生态系统中的(成分)。
(5)f 之前的(C6H10O5)n和g之后的(C6H10O5)n所指的物质和分布有何不同?f之前的(C6H10O5)n 是;分布在。g之后的(C6H10O5)n是,分布在。
(每空2分,共24分)下图是光能转换成电能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是在叶绿体的
进行的。
(2)图中B是。
(3)图中A是,C和D是
(4)E是,当它得到和就形成F。这样一部分电能就转换成储存在F中。
(5)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过程中,变成强的氧化剂,是很强的还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