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 )
A.自然环境因素 | B.政治因素 | C.婚姻家庭因素 | D.社会经济因素 |
在某一时段内通过河流上指定断面的径流总量(立方米)除以该断面以上的流域面积(平方千米)所得的值,相当于该时段内平均分布于该面积上的水深(㎜),公式如下:
径流深=径量总量/(1000x流域面积)。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下游某断面的月径流深的变化示意图。结合材料与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结合材料分析,以下河流中,从中游到下游径流深呈现明显减少的是
A.长江 | B.珠江 |
C.额尔齐斯河 | D.黑河 |
根据图中的信息,该河流是
A.雅鲁藏布江 | B.闽江 |
C.塔里木河 | D.辽河 |
图中径流深随经度与季节变化的规律很大程上取决于
A.流域内地下水的埋藏深度 | B.流域内河流的补给来源 |
C.流域内地表的物质组成 | D.流域内植被的疏密程度 |
图为“在A地地平面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过程图”,其中虚线圈为太阳视运动轨迹,B为A地的天顶,C为太阳视运动某一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当太阳位于C位置,
=50°,北京时间为16:00 时,A地的经纬度位置为
A.70°N,60°E | B.70°S,60°E |
C.66°34′N,150°E | D.66°34′S,150°E |
一支地理科考队在A地考察的内容可能是
A.海洋渔场的形成原因 |
B.塔里木盆地石油的储藏量 |
C.极地气候下的生态环境 |
D.南极地区大气臭氧含量 |
图是某地地质剖面图,根据岩石的相互关系,图中A、B、C、D、E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从新到老) 为
A、A—B—C—D—E
B、C—B—D—E—A
C、C—D—E—A—B
D、D—E—A—B—C
如图,OA、OB为不同经线,假设此日刚好出现极昼现象的纬线纬度值为X°,A点纬度为Y°,A点位于B点东北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此日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X-Y)° |
B.(180-X-Y)° |
C.2(X-Y)° |
D.(90-Y)° |
若X的值逐渐增大,则北半球:
A.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 B.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
C.极昼范围逐渐缩小 | D.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
读某区域城市分布图、甲城市地租等值线示意图以及甲城某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所示城市
A.共有三级城市等级体系 | B.甲城市服务范围比乙城市广 |
C.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 D.乙、丙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
关于图中甲城市地租值大小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 | B.b<c | C.b<d | D. c>d |
图反映的甲城市区域最可能是
A.a以内的区域 | B.ab间的区域 | C.bc间的区域 | D.c以外的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