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A.海外殖民掠夺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 |
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
北洋初期,袁世凯主张尊孔复古,大兴祭祀。而当时知识分子却不买账,兴起新文化运动,针锋相对提倡打倒孔家店,跟总统对着干。这反映了()
A.袁世凯大权旁落 | B.北洋时期言论自由 |
C.儒学已毫无作用 | D.西学东渐思想混乱 |
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 |
B.欧盟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 |
C.日本从经济大国试图向政治和军事大国迈进 |
D.恐怖主义威胁世界的安全 |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指出“两极格局解体是历史的必然”。这主要是因为( )
A.两极格局之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盛行 |
B.美国在对外政策上,以强权政治为唯一 |
C.苏联解体后,其国际强国地位完全丧失 |
D.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
美国学者指出: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剧变,是“一次来自上层的革命,旧统治集团中的主体部分自行背叛了以往对自己借以统治的体制的忠贞,掉头而去”。这主要是指( )
A.赫鲁晓夫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
B.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
C.苏联实施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错误 |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放弃社会主义的原则 |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
A.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
B.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互相交流 |
C.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