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甲、乙、丙、丁4个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的4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       分裂    期。判断的依据是                       
(2)丙图表示       分裂____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_______细胞。
(3)丁图表示          分裂_____时期。
(4)4个图表示的细胞分裂顺序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芦荟具有一种特殊的CO2利用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转化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分解,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主要过程如图一、图二所示。芥兰的CO2利用过程如图三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芦荟叶绿体夜晚________(填“有”或“无”) (CH2O)的合成。白天芦荟进行光合作用利用的CO2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代谢途径。
(2)在上午10: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的浓度,短时间内芦荟和芥兰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来选填)。
(3)芦荟气孔开、闭的特点是对环境的适应,据此推测其生活环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

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上。
(2)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红细胞生成素(一种糖蛋白,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主要来自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检测rhEPO的体外活性需用抗rhEPO的单克隆抗体。分泌该单克隆抗体的细胞,可由rhEPO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在融合过程中至少需要进行次筛选。
(3)左下表为几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序列和切割的位点。右下图,已知某DNA在目的基因的两端1、2、3、4四处有BamHⅠ或EcoRⅠ或PstⅠ的酶切位点。现用BamHⅠ和PstⅠ两种酶同时切割该DNA片段(假设所用的酶均可将识别位点完全切开),下列各种酶切位点情况中,可以防止酶切后单个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自身连接成环状的是

A.1 为PstⅠ,2为EcoRⅠ,3为EcoRⅠ,4为BamHⅠ
B.1 为EcoRⅠ,2为BamHⅠ,3为BamHⅠ,4为PstⅠ
C.1 为BamHⅠ,2为EcoRⅠ,3为BamHⅠ,4为PstⅠ
D.1 为EcoRⅠ,2为PstⅠ,3为PstⅠ,4为BamHⅠ

(4)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创造出了“蜘蛛羊”,该羊的乳汁中含有蛛丝蛋白,高强度的蛛丝蛋白可用于许多重要的特种工业领域。为保证实验成功,产生蛛丝蛋白的基因需从cDNA文库中获取,并与羊的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然后与载体相连构建成为表达载体;再通过_________方法,将表达载体导入羊的______________,获得重组细胞。将获得的重组细胞培养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到经过同期发情处理的受体母羊子宫内。因为我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条件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所以在早期胚胎的培养中,往往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

微生物的抗性突变是自发产生的?还是与相应的环境因素有关?有人设计下列实验,以研究探讨该问题。实验选用对链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K12。培养基3、7、11中含有链霉素,其它培养基中不含链霉素。请据实验回答:

(1)将原始对链霉素敏感大肠杆菌K12菌种涂布在培养皿1的表面培养,接着通过右图“印章”将培养皿1中的菌群“印”在培养皿2、3上培养。“印章”位置保持不变。培养皿2、3根据其功能,分别称为培养基、培养基。
(2)培养基3的A点处有菌落生长,将培养基2中相应的A点位置的菌落上挑出少量移入培养基4中。如图反复几次实验。请根据实验现象解释“微生物的突变是自发的还是环境因素导致的”:
(3)要分离出单个菌落,除了本实验中的涂布法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法。
(4)上述不含链霉素培养基通常使用的是,下表是另一种培养基配方,该培养基具有作用。

成分
KH2PO4
Na2 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含量
1.4g
2.1g
0.2g
0.0g
1.0g
15.0g

(7)现有5种营养缺陷型菌株1、2、3、4、5,它们不能合成生长所必需的物质G,已知A、B、C、D、E都是合成G物质的必需中间产物,但不知这些物质合成的顺序,于是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这几种物质并分析了这几种物质对各种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右表所示。根据以上结果,推测这几种物质的合成顺序应是

草原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请回答:
(1)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一个由草、田鼠和黄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cal·hm-2·a-2)。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GP
5.56×103
1.76×105
5.93×107
NP
1.3×102
6×103
4.95×107
NP/GP
0.02
0.03
0.85
R
54.3×103
1.7×105
8.8×105
未利用
——
62.8%
99.7%

由上表可知第__环节代表田鼠,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该数据不在正常能量传递效率范围内,主要原因
(2)碳在草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的形式进行,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形式存在。
(3)下图是某一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及能量金字塔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I图2能量金字塔中各营养级对应于图1的名称:①;③;如果大量捕杀丙,则甲的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过程
Ⅱ甲种群在c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a~b段种数量下降的原因有:

下图表示正常雄性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长翅。用F1雌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42∶8∶8∶42。据此推测,若控制黑身和灰身的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则控制残翅和长翅的基因位于号染色体上。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弯翅雌果蝇所占的比例是______
(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让该雄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获得F1,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获得F2,统计F2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③如果_______________,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