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变化表,回答10 ~112000〜2010年期间,我国突出的问题是( )
A.社会养老负担明显加重 |
B.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 |
C.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
D.城市化速度逐渐加快 |
根据普查数据,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A.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
B.十年间劳动力比重略有增加 |
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
D.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
一小时里程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交通通达性,该图是不同年份到某市商业中心1小时里程。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从1960年到2010年该市的交通通达性逐渐提高 |
B.从1980年到2000年该市交通拥堵现象严重 |
C.2000年前后该市的公交条件改善和少量私家车的出现 |
D.2000年至2010可能出现地铁 |
图为兰州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呈狭长形,影响其形态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 | B.地形 | C.河流 | D.土壤 |
关于石化工业区的区位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河流谷地,工厂废气不易扩散 |
B.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该地盛行风向为西北风),不会造成城市大气污染 |
C.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 |
D.位于铁路线沿线,交通便捷 |
读甲、乙两类企业的投入构成变化折线图,回答问题。甲类企业类型有可能是( )
A.原料指向型 | B.动力指向型 | C.劳动力指向型 | D.市场指向型 |
现阶段,乙类企业最适宜布局在我国的( )
A.环渤海地区 | B.中西部地区 |
C.珠江三角洲地区 | D.沪宁杭地区 |
该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读图回答问题。图中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最突出的石化基地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四地所在工业区的正确说法是()
A.①地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②地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 |
B.①地工业区重点发展钢铁、石化、海洋化学、高档轻纺等技术密集型工业 |
C.能源和矿产缺乏是③地工业区发展的限制因素 |
D.④地工业区电子等新兴工业和轻工业实力雄厚,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区 |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种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该资源主要分布在()
A.全年平均气温高的区域 |
B.大气降水较多的区域 |
C.高纬度和高海拔的区域 |
D.森林茂密的区域 |
这种资源近年来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A.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
B.全球气候变暖 |
C.臭氧空洞面积增大 |
D.酸雨危害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