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Ⅰ、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种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粉状硫 10g |
K2HPO4 4g |
FeSO 0.5g |
蔗糖 10g |
(NH4)2SO4 0.4g |
H2O 100ml |
MgSO4 9.25g |
CaCl2 0.5g |
Ⅰ |
+ |
+ |
+ |
+ |
- |
+ |
+ |
+ |
Ⅱ |
+ |
+ |
+ |
- |
+ |
+ |
+ |
+ |
Ⅲ |
+ |
+ |
+ |
+ |
+ |
+ |
+ |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D、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豌豆杂交,按每对相对性状遗传对其子代的表现
型进行统计,结果如右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出现的类型占的比例为
A.1/16 | B.1/9 | C.1/4 | D.1/3 |
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②鉴定黑毛羊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体的比例
A.自交、测交、自交 | B.自交、测交、测变 |
C.杂交、测交、自交 | D.测交、杂交、自交 |
某生物的测交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1:1),则此生物
A.一定含有一对等位基因 | B.一定不含有等位基因 |
C.不可能含有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 | D.一定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 |
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豌豆是自花传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②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③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④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
A.①③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 |
如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2N)在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DN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发生
A.染色体在纺![]() |
B.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2N |
C.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内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
D.无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