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每空1分)下面表示蜘蛛的丝腺细胞合成蛛丝蛋白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_______,图中4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该过程的模板是[ ]________。
(2)由图中信息可推知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并参考下表分析:[1]__________上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这个氨基酸与前面的氨基酸是通过____________反应连接在一起的。
氨基酸 |
丙氨酸 |
苏氨酸 |
精氨酸 |
色氨酸 |
密码子 |
GCA |
ACU |
CGU |
UGG |
GCG |
ACC |
CGC |
|
|
GCC |
ACA |
CGA |
|
|
GCU |
ACG |
CGG |
|
(4)在物质3合成过程中,与其DNA模板链上碱基A相配对的碱基是__________。
(5)在丝腺细胞中,与蛛丝蛋白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
(6)已知该动物的DNA分子中共含有2a个碱基,则最多可构成 种排列顺序;若该DNA分子中含胞嘧啶m个,则其连续复制3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 。
下面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高等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根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表示期。
(2)乙图细胞表示期。
(3)丙图细胞表示期。
(4)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细胞,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
在细胞。
(5)甲、乙、丙三图细胞中含有的染色单体数依次是。
(6)甲图细胞在分裂后期,1和2染色体在细胞一极组合的概率是。
(7)乙图细胞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是细胞。
(8)丙图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细胞。
(9)该生物是动物还是植物?。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
(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和无机盐以及
(2)在微生物接种过程中,试管口需要通过酒精灯火焰,其目的是。
(3)某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一个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取10g该土壤加90ml无菌水
制成稀释液)。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统计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121、
212、256.则每克该土壤样品中的菌落数为。
(4)分离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包括:土壤取样、梯度稀释、样品涂布到培
养基上、挑选。
(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本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①外植体消毒②制备MS培养基③接种④培养⑤栽培⑥移栽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②→①→③→④→⑤→⑥ |
C.②→①→③→④→⑥→⑤ | D.①→②→③→④→⑥→⑤ |
(6)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植物激素启动细胞分裂,人为地控制细胞的
和。
(7)根据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的系列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正确表示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曲线是
②能正确表示pH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曲线是
③在原材料有限的情况下,能正确表示相同时间内果胶酶的用量对果汁产量影响的曲线
是。
萘乙酸(NAA)是科学家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和筛选的在结构和生理作用方面与生长素相似的物质,其生理作用也与浓度密切相关,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原理:
萘乙酸与生长素一样,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过程与方法:
(1)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长良好的半木质枝条,剪成5—7cm,每段插条芽数相同。
(2)实验:①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1;②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3)记录:小组分工,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如图2。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1)从图2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插条若没有生出不定根,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处理时间等要一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组都选取10根插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为两个特殊的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属于;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除图中标出的还应包括的
成分有(答全得分)。
(2)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进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形式散失。
(3)假定生态系统A和B中的玉米数量相同,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生态系统A最多能养活的人口为10000人,则生态系统B最多能养活的人口约为人,由此说明,人食用植物比食用动物对生态系统总能量的利用率(高、低)。
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回答:
(1)叶绿体的类囊体上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2)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中字母abcdefgh表示);图二中乙—丁段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限制丁点后光合速率的因素最可能是。
(3)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
(4)写出图一细胞中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