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回答:
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许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世界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指哪一次革命?
(2)材料二中“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苏联的模式”指的是?这种僵化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3)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材富。想一想,中苏(俄)两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最终的结果是怎么样?它给我们哪些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俄国十月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美关系是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到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人民对美国的友好和感谢的心情达到高潮。
——赵启正《中国人眼中的美国和美国人》
一个共产党统治下的中国,对美国的利益是有害的……一个援助计划,如果有效地执行起来,可以支持对共产主义的扩张的抵抗,且可有助于中国逐渐趋向于安定的发展。
——1947年9月魏德迈提交杜鲁门的报告书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1—1945年及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对华政策。
材料二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明,我反对给中国共产党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中国共产党进入联合国。
——1960年尼克松发表的谈话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的讲话
(2)20世纪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了什么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20世纪70年代美国采取了哪些“主动行动”与中国政府接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26年,周恩来召开独立团连级以上党员干部会议,指示他们,“在战斗中,要起先锋和模范作用,要坚决地完成战斗任务”。最后,周恩来以“饮马长江”勉励大家,并满怀信心地对大家说:“武汉见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独立团的领导人是谁?战斗任务是什么?
(2)革命实践证明“饮马长江,武汉见面”的誓言实现了,请你说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 1862年5月,林肯签署了《宅地法》 ,规定每个美国公民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本
材料二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
——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本
材料四

材料五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们的话简单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选自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1)请谈谈材料一中《宅地法》的颁布对美国林肯政府及南北战争局势的影响。(注意是两个角度)
(2)材料二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主要得益于1921年苏俄的哪一项经济政策?并根据材料归纳该项政策的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初期工业发展的状况。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4)材料四图片反映了苏联在社会主义探索中出现怎样的失误?
(5)材料五反映的是我国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宏观政策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之间的利弊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生产
(下降比率)
对外贸易
(下降比率)
失业人数
美国
50%
75.5
1700万
德国
40.2%
70%
600余万
日本
32.5%
50%
近300万
资本主义国家
1/3以上
2/3
3000万以上

(1)根据材料一归纳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
(2)美国是怎样摆脱这次经济危机的?(1分)在这次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德国走上了什么样的道路?(1分)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
(3)材料二中“僵化的苏联模式”指什么?
材料三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基本采用苏联模式,经济建设取得过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社会经济逐渐丧失了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4)你知道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左”的错误有哪些?(1分,至少答出两点)
(5)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船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促使国际格局不断调整。靖江实验学校九年级(1)班学生在对国际格局的变化进行探究时,遇到了以下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问题一:殖民主义时期的分赃格局】
材料一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1)材料一中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是指什么国际政治模式?这种国际政治模式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

条约一

条约二
领土
由法国收回阿尔撒斯和洛林
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
军事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政治
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款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
殖民地
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2)材料二是在构建“战后和平制度”时签订的与中国有关的条约。写出条约二的名称。以及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以上两个条约对于中国问题的处理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问题二:霸权主义时代的两极格局】
材料三 《北大西洋公约》“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4)材料三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对此苏联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对世界局势有何影响?
【问题三:多极化趋势下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四 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10多年间,美国到处插手别国事务,1998年8月,美国对苏丹和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无所不至”的导弹袭击……2003年3月,美国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5)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崩溃后,世界仍不太平的原因有哪些?
(6)纵观当今世界,你认为各大国应该为构建和谐世界做些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