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1日起,全国部分省市全面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作为发动机燃料,即在汽油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乙醇,以代替一部分汽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不会产生污染 |
B.乙醇与汽油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成分相似 |
C.乙醇汽油燃烧时,耗氧量高于等质量的汽油 |
D.乙醇可通过淀粉转化制得,是一种可再生的燃料 |
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予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6年我国将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环境的是
①出行尽量多开私家车,少乘坐公交车; ②推广洁净煤利用技术
③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④生活垃圾露天焚烧
A.②③ | B.③④ | C.①④ | D.①② |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滴加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有SO42- |
B |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色 |
原溶液中有I- |
C |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有Na+,无K+ |
D |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NH4+ |
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42-、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退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A.Br- | B.SO42- |
C.H2SO3 | D.NH4+ |
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①产物中残留的苯酚可用FeCl3溶液检验 |
B.苯酚和菠萝酯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
C.苯氧乙酸和菠萝酯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
D.步骤②产物中残留的丙烯醇可用溴水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