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C和101 kPa时,乙烷、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50 mL与过量的氧气混合并完全燃烧,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气体的总体积缩小了105 mL,原混合烃中乙烷的体积分数
为
A. 15% B. 20% C,25% D. 30%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当溶液中时,有气体产生:而当溶液中
时,又能生成沉淀,则该组离子可能是()
A.Na+、Ba2+、NO3-、CO32- | B.Ba2+、K+、Cl—、NO3- |
C.Mg2+、NH4+、SO42-、Cl- | D.Fe2+、Na+、SO42-、NO3— |
绿色化学的着眼点是使污染消灭在生产的源头,使整个合成过程和生产工艺对环境友好。其中合成方法应设计成能将所有的起始物质嵌入最终产物中,不产生任何废弃物,这时的原子利用率为100%。下列反应原子利用率可以达到100%的是()
A.加成反应 | B.消去反应 |
C.取代反应 | D.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
甲型H1N1流感对人们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旦发现流感病人,隔离、消毒极为重要,常用消毒剂有过氧乙酸、漂白粉、甲醛等。关于甲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甲醛为气体,故可作为熏蒸消毒剂 |
B.甲醛可使蛋白质变性,故可杀灭病毒 |
C.甲醛与漂白粉混用,效果更好 |
D.甲醛氧化可得甲酸,甲酸氧化的产物为CO2和H2O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5种离子中的某几种:Na+、NH4+、Mg2+、Al3+、Clˉ。为确认该溶液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20.0 mL该溶液,加入25.0 mL 4.00 mol·L-1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无剌激气味气体。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1.16 g。再将滤液稀释至100 mL,测得滤液中c(OHˉ)为0.20 mol·L-1;②另取20.0 mL该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11.48 g。由此可得出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A.一定含有Mg2+、Al3+、Clˉ,不含Na+、NH4+ |
B.一定含有Na+、Mg2+、Clˉ,不含NH4+,可能含有Al3+ |
C.c (Clˉ) 为 4.00 mol·L-1,c (Al3+) 为1.00 mol·L-1 |
D.c (Mg2+) 为 1.00 mol·L-1,c(Na+ ) 为 0.50 mol·L-1 |
在周期表中相邻的短周期元素X、Y、Z、W,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Z同主族,并且原子序数之和为20。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多2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的最高价氧化物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Z>X |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Z>W |
D.原子半径 Z>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