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并进行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

请根据上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的反应现象为木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安全,实验装置末端应进行尾气处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的现象如图Ⅰ所示,升温到t2℃后的现象如图Ⅱ所示。结合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甲烧杯中溶解的物质是  

(2)t1℃时,甲、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甲  (填“>”“=”或“<”)乙。

(3)t2℃时,乙烧杯中的溶液是  (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能确定”)。

(4)若使t1℃时乙烧杯中未溶的固体继续溶解,除升温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如图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请回答。

(1)A中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2)B是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通过对比①③试管中的现象,可知铁钉生锈需要与  接触。写出一种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  

(3)已知锰(Mn)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锌之间,如果通过实验验证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能达到实验目的试剂组是  (填字母)。

A.Mn FeSO4溶液 B.Mn Fe MgSO4溶液 C.Mn Fe ZnSO4溶液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2)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  

(3)t2℃时,把25g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4)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铝块可以加工成铝箔,主要利用了铝的  性。

(2)生产中常用生铁制防盗门而不用纯铁的原因是  

(3)为了防止烧菜用的铁锅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点即可)。

(4)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若得到的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②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017年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是未来重要的能源。

(1)煤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雨水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天然气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所以,人类一方面在努力减少CO2的排放,另一方面在研究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如图是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该反应中生成的C和D的分子个数之比是  

(3)为了方便贮存和运输。天然气通常被压缩到容积很小的钢瓶中,而可燃冰却很难被压缩。试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