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按常住人口分布,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据此材料,回答17--21题。
材料提到的五个省中,属于中部地带的是( )
| A.山东省 | B.河南省 | C.四川省 | D.江苏省 |
下列特征符合如图所示W省情况的是( )
| A.与河南、江苏省相邻 | B.亚热带常绿林广布 |
| C.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 D.水资源比较紧张 |
材料提到的五个省中,目前省内边远地区产业集群效应比较典型的是如图中的( )
| A.P省和K省 | B.N省和W省 | C.G省和H省 | D.H省和N省 |
K省向N省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产业转移对N省的有利影响是( )
①优化产业结构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提高城市化水平 ④改善生态环境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读世界某区域图,判断。
1.有关图中A、B间大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是外流河 B.注入大西洋C.水力资源丰富 D.航运发达
2.当A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
A.伦敦太阳正从地平线上升起 B.南非高原草木枯黄
C.华北平原盐碱地水盐运动相对稳定 D.旧金山正值炎热干燥季节
3.图示区域丰富的新能源类型有:
A.水能 B.潮汐能C.太阳能 D.地热能
读某地局部等高线分布图(x x表示河岸侵蚀较为厉害),回答。
1.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 B.c>b>a C.表示南半球 D.表示北半球
2.下列现象与图中河岸侵蚀有差异的原理相同的是:
A.地中海底层海水流入大西洋B.北京开往广州的火车对西侧铁轨磨损严重
C.北半球西风带为西南风D.在海滨地区白天吹海风,傍晚吹陆风
有关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加大 |
| B.只要有先进技术,人口增长就不会使环境恶化,反而使环境能够供养更多的人口 |
| C.人口数量的增长,客观上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因此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是必然的 |
| D.不能说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的增长 |
读人口增长率下降状态的人口增长情况图,回答。
1.图中所统计的起始年份的人口总数约为:
A.40万 B.2000万 C.200万 D.2340万
2.人口增长的快慢主要取决于:
A.死亡率的高低 B.出生率高低 C.生产力水平高低 D.人口总数多少
3.根据图示信息的推理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率已有下降趋势,人口压力不大 B.要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必须长抓不懈
C.人口增长的同时不会引起人口老龄化D.低增长率并不意味着人口增长总数的降低
下表是我国A、B两城市(忽略两地海拔差异)某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回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天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
B.A城市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小于B城市处的地球自转线速度
C.这天AB两城市都看到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
D.A城市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A城市的经度可能是:
A.101.50E B.1140E C.1200E D.1260E
3.A城市位于B城市的:
A.东北面 B.西北面 C.东南面 D.西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