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共15分)
材料一:洞庭湖水系变迁图
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积非常严重,到20世纪末,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大片湿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近50年来,洞庭湖经历了35次水灾,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洪水接二连三地肆虐洞庭湖两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损失近500亿元。近几十年来,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剧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亿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亿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亿立方米。比较上面两幅图,洞庭湖面积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材料二分析,面积的变化带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 4分 )。
导致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
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至少三条)( 3分 )。
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 4分 )。
目前,中国已有酒泉、西昌、太原三个内陆发射基地,但受到铁路运输条件的限制,火箭直径不能超过3.35米,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海南文昌射向1000公里范围内无人居住的海洋,会大幅降低发射后未燃尽残骸造成意外的概率。结合所学知识和资料,请分析在文昌市建设新航天发射场的原因。
读下图 “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规律。
(2)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 ;形成亚欧大陆由沿海向内陆自然带变化的基础因素是 。
(3)简述世界热带雨林的破坏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10分)
(2)描述图中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6分)
(3)图中R区域的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分离或聚合的变化现象,请予以说明。(8分)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表为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月 |
甲 |
乙 |
||
气温(℃) |
降水(mm) |
气温(℃) |
降水(mm) |
|
1 |
-6.7 |
45.6 |
-12.4 |
90.0 |
4 |
6.0 |
64.0 |
3.3 |
75.5 |
7 |
20.5 |
76.6 |
19.1 |
118.5 |
10 |
8.9 |
63.0 |
6.5 |
96.0 |
(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根据图表资料,分析其原因;并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7分)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5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左图)和两个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右图)
材料二 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示意图
(1)材料一左图表示的是_____(南或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
(2)材料一右图中A、B、C、D四地,常年在左图中⑥带控制下的是________,其形成的气候类型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分析该地降水丰富的原因。
(3)材料二中与材料一右图中C地的气候类型相吻合的是________图,该气候类型的一般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上题所述气候类型在夏季对农业生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