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表为全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分析回答第7题
人口普查 |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 |
10年增 长率(‰) |
0-14 岁 (%) |
15-59岁 (%) |
60岁及 以上(%) |
受大学教育人数 (每10万人) |
城市化 水平(%) |
第五次 (2000年) |
12.7亿 |
11.66 |
22.89 |
66.78 |
10.33 |
3600人 |
36.2 |
第六次(2010年) |
13.4亿 |
5.84 |
16.60 |
70.14 |
13.26 |
8900人 |
46.6 |
根据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A.老龄化进程加快
B.劳动力性别比例失调
C. 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D.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某地理兴趣小组沿公路步行从A地前往B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组前进的方向与沿线河流流向一致 |
B.前进过程中公路起伏总体呈下降趋势 |
C.前进过程中兴趣小组须翻越两个山脊 |
D.公路选线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占用耕地 |
图中桥梁和最高点的最大高差最接近
A.139米 | B.141米 |
C.179米 | D.181米 |
下图为世界某种农作物四大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种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咖啡 | B.棉花 | C.水稻 | D.玉米 |
丁地区种植该种农作物有别于其它三地的显著特点是
A.经营方式 | B.机械化程度 |
C.劳动力价格 | D.商品率水平 |
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产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终年温和,降水丰富 | B.乙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
C.丙地热量丰富,夏季多雨 | D.丁地森林广布,湖沼众多 |
很多地理分界线是占有一定宽度、逐渐过渡的。下图为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分段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地理分界线最有可能是
A.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
B.落叶林与常绿林分界线 |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
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
影响该线各段南北宽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 B.大气环流 |
C.地形地势 | D.海陆分布 |
【旅游地理】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拉沃梯田式葡萄园位于瑞士沃州的日内瓦湖畔,脚下是波光粼粼的日内瓦湖,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葡萄园依山而建,山势陡峭,葡萄园被石块围成一块块小格子,78公里长的坡地宛知一条时宽时窄的翠带,丝毫看不出这里曾是一片多石少土的蛮荒之地。
(1)拉沃梯田式葡萄园被称为日内瓦湖畔的“三阳之地”,请问这里的“三组阳光”都来自哪里?(6分)
(2)说明拉沃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该地区的重要意义。(4分)
下图为部分经纬线图,30°N纬线与120°E经线相交于①地,①、②、③、④地位于同一经线圈上,且①与②、②与③之间纬度差均为15°,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各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与④地相距大约2万千米 | B.②地比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
C.③地与④地相比白昼时间较短 | D.④地日落时①地正值日出时刻 |
关于图中各地所在区域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①附近在外力作用下喀斯特地貌广布 |
B.②附近自然植被是以温带草原带为主 |
C.③附近冬末春初河流有凌汛现象发生 |
D.④附近气候特点呈明显的旱雨两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