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大约七到八亿年前,如今的新疆南部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山玉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读图,回答5—7题

从岩石成因看,山玉属于

A.沉积岩 B.变质岩 C.岩浆岩 D.玄武岩

子玉是由山玉“天琢”而成,与“天琢”有关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作用 B.风力作用 C.岩浆作用 D.冰川作用

对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带草原广布 B.山前绿洲是冰川堆积形成的
C.受寒潮影响小 D.秋季是在河床中拣捞子玉的好时节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北极星是处在地轴北端延长线上的恒星。图中,αβ之和为40°,αβ之差为20°。

有关A、B两地的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A.A在B的南方B.A在B的北方
C.A在南半球,B在北半球D.A在北半球,B在南半球
一年中,A、B两地()
A.线速度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差值为0
C.昼长均相同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为47°

图为某探险穿越地航拍图,该地分布着灰白色的长条状土丘群。土丘形如“白龙”,故曰白龙堆。《汉书·地理志》有“白龙堆,乏水草,沙形如卧龙”的记载。

该探险穿越地位于我国()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图中长条状土丘沿主风向延伸,该地盛行()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图中甲地气温年较差约为13℃,乙地气温年较差约为9℃。图中表示三地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变化。

造成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植被状况

图中与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相符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② B.②、①
C.③、① D.②、③

图中显示我国四个省2013年三种水果的产量。

①、②、③代表的水果依次是()

A.柑桔、苹果、梨 B.梨、苹果、柑桔
C.苹果、柑桔、梨 D.苹果、梨、柑桔

M省可能是()

A.浙江 B.海南
C.陕西 D.湖南

下图中虚线示意同一天位于甲、乙两地物体影子顶端端点的变化轨迹,对该日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均位于北半球 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乙地
C.两地均为昼短夜长 D.甲地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