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1年6月24日,中国已有41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三位。图2中序号代表的世界遗产依次是布达拉宫历史区、云南石林、九寨沟风景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武夷山、泰山。读图文资料回答3、4题。
图2中世界遗产所在省区简称、地形区组合正确的是
①藏 、青藏高原
②滇、云贵高原
③川、成都平原
④秦 、 秦岭
⑤闽、武夷山脉
⑥鲁、华北平原
| A.①②⑤ | B.②④⑤ | C.①③④ | D.②③⑥ |
图2中标出的旅游景点
| A.随地球自转,②的线速度比④小 |
| B.日出时间①比③早 |
| C.正午太阳高度角③比⑥小 |
| D.从春分到夏至,④比⑤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1—2题。
关于B附近渔场成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寒暖流的交汇处,海水上泛饵料丰富 |
| B.位于圣劳伦斯河入海口附近,有大量陆地径流汇入,带来大量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
| C.位于浅海大陆架上,海水浅,光照条件好,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
| D.位于上升补偿流处,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 |
C、D、E为美国的农业带,下列关于美国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D为小麦带,C为玉米带,地区生产专门化是美国农业的一大特点
B.美国的粮食总产量居世界前列
C.E为美国的乳畜带,周围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市场需求量大
D.C、D、E所属的农业地带是商品谷物农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都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 B.地处不同的火山地震带附近 |
| C.气候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 D.甲地以黑色人种为主 |
图为“世界四大洋主体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下列港口的排序依次濒临①②③④四大洋的是
| A.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
| B.鹿特丹、旧金山、科伦坡、摩尔曼斯克 |
| C.科伦坡、鹿特丹、旧金山、摩尔曼斯克 |
| D.旧金山、鹿特丹、摩尔曼斯克、科伦坡 |
连接②、③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
| A.巴拿马运河 | B.白令海峡 | C.马六甲海峡 | D.直布罗陀海峡 |
海运最为繁忙和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大洋分别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图为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
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②年降水量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④高温期与多雨期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大圆为120°E与60°W经线组成的经线圈。a、b、c为经线上的三点。粗实线表示为陆地,细虚线表示为海洋
a、b两地经纬度度数相同,可气候差异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不同 | B.洋流性质不同 | C.大气环流不同 | D.地势高低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