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11年6月24日,中国已有41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三位。图2中序号代表的世界遗产依次是布达拉宫历史区、云南石林、九寨沟风景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武夷山、泰山。读图文资料回答3、4题。图2中世界遗产所在省区简称、地形区组合正确的是
①藏 、青藏高原
②滇、云贵高原
③川、成都平原
④秦 、 秦岭
⑤闽、武夷山脉
⑥鲁、华北平原
A.①②⑤ | B.②④⑤ | C.①③④ | D.②③⑥ |
图2中标出的旅游景点
A.随地球自转,②的线速度比④小 |
B.日出时间①比③早 |
C.正午太阳高度角③比⑥小 |
D.从春分到夏至,④比⑤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
读所给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问题:
甲地时间为()
A.8时 | B.9时 | C.15时 | D.16时 |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在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广州 | B.上海 | C.北京 | D.哈尔滨 |
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
A.季节变化相同 |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C.地方时相同 | D.昼夜长短相同 |
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A.9月23日后逐渐变大 | B.3月21日后逐渐变大 |
C.6月22日达到最小值 | D.12月22日达到最大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