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完成27—28题。

下列工业部门与工业模式二对应的是   

A.时装设计 B.炼铝厂 C.电视机装配 D.水果罐头厂

关于工业模式三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布局宜靠近市场
B.因大气污染严重,宜布局在郊外
C.目前该产业在我国由沿海向内陆转移
D.该模式的工业在布局时受科技影响较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末,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5亿。“我国三大经济区跨省流入人口所占比例表”显示,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是()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2010年
90.4%
1.9%
7.7%
2013年底
90.52%
2.4%
7.1%

A.人口从中西部向东部迁移的趋势未变
B.上海、北京吸纳跨省流入人口的趋势进一步增强
C.区域和城乡差距是人口迁移的根本动因
D.西部地区占全国流动人口总量的7.1%

中国第六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4年7月11日从上海启程,9月23载誉而归。雪龙船总航行约22000公里,最北到达北纬81度11分50秒,西经156度30分52秒。读图,完成下题。

本次科考主要沿北极航线白令海峡至欧洲的东北航道,从上海启程到欧洲经北极航线东北航道与苏伊士运河航线相比()

A.航程长,用时多 B.全年都能通航
C.不经过马六甲海峡 D.沿线自然景观变化大

若雪龙船到达最北点时为极昼,船上旗杆影子一天中()

A.一直朝南 B.长短不变 C.一直向北 D.呈360度变化

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读图回答各题。

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地形崎岖 B.光照较少
C.降水不足 D.积温过高

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工程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

A.南水北调 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 D.北煤南运

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降水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地震活动较频繁
C.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分析“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下表),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面积(万平方千米)
118.3
国境线长
4 200多千米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19(2000年)
7月均温(℃)
16~26
年降水量(毫米)
50~500
土地利用情况
(平方千米)
耕地
林地
草地
56 260
95 560
624 590


该省区应是( )

A.黑龙江 B.内蒙古
C.新疆 D.西藏

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今后该省区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是( )

A.开垦荒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发展畜牧业
C.建成商品棉基地
D.扩大林果业发展规模

下图为中国径流深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台湾—江西—四川—青海等省的数据。分析回答各题。

图中径流深度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西北季风的影响 B.植被的疏密程度
C.地表的物质组成 D.东南季风的影响

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

A.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B.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