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6分)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①
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②。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3)。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④。
[注释]:①和(hè)按照别人诗的题材、韵脚而作的诗,是对原作的酬答。晋陵:常州市的古名称。丞:古代官名。②宦游:在外做官的人。物候: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冬眠、开花、发芽等等)。③淑气:温暖的气候。晴光:春光。苹:即浮萍,多年生水草。④古调:指陆丞原诗。歌古调:像古人歌曲一样的陆丞的诗。在诗中,作者对所见春景作精练生动描绘的句子是(写出两句):
“偏惊物候新”的意思是 。(2分)
有人说:“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二句与李白《关山月》中“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二句表达了一种共同的情结。这是怎样的一种情结?你如何看待这种情结? (2分)
古诗鉴赏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一首咏物诗,从、、等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
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
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雨晴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题目。(共4分)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妙在何处。(2分)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诗歌赏析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的作者是 (填朝代)著名的山水诗人王维,他的《送元二使安西》在当时被谱成名曲《 》,被人们传唱。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 |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用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
D.全诗格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尚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
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
阅读下列诗词,完成小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都是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于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