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38~40题。
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山脉是(   )
| A.贺兰山 | B.阴山 | C.大巴山 | D.秦岭 | 
下列矿产地,位于①、②两地所在省区的是(   )
| A.神府煤矿 | B.白云鄂博稀土矿 | C.平朔煤矿 | D.金昌镍矿 | 
关于①、②两地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①地是草原,②地是森林 | 
| B.①地是半干旱地区,②地是半湿润地区 | 
| C.①地是落叶阔叶林,②地是常绿阔叶林 | 
| D.①地是中温带,②地是暖温带 |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该城市功能区主要包括中心商务区、工业区、教育文化区和居民住宅区。图中标注的数值为某月二氧化硫的平均污染量(克/立方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若图中二氧化硫的污染源只有一处,则该地当月主要盛行(  )
| A.西北风 | B.东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南风 | 
各种功能区布局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高级住宅区 | B.③——文化教育区 | C.④——工业区 | D.⑥——商业区 | 
下图为“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预测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对2010年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趋势的预测是基于(  )
| A.国家较早实施计划生育 | B.国际劳工大量输出 | 
| C.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 D.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增长 | 
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下降(  )
| A.有助于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 B.短期内会导致中国劳动力不足 | 
| C.短期内会导致国外劳力的大量输入 | D.长远看会缓解中国就业压力 | 
下图为“四次人口普查中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1964~2000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
| A.大于或等于65岁年龄段的人口增长数量最多 | 
| 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 
| 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数量最多 | 
| 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 
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 A.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 
|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 
|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 
| D.人口呈现低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 
2012年11月6日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招待酒会,欢迎采访大会的中外记者。各国记者欢聚一堂,通过交流了解到各自的家庭状况有很大不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在泰国多数家庭中子女较多,并且没有男孩的家庭很少,而在日本、新加坡等国,许多年轻人结婚较晚,有的家庭不愿生育子女。对以上现象的解释,最可能的是(  )
| A.地域文化不同造成的 | B.家庭抚养能力的差异造成的 | 
| C.生育政策不同造成的 | D.饮食结构不同造成的 | 
西亚国家的记者中,有许多是近年加入西亚国家国籍的,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 A.西亚国家自然条件优越 | 
| B.受婚姻家庭影响 | 
| C.受政治因素影响 | 
| D.西亚国家经济水平高,有更大的发展机遇 |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商品谷物农业 | B.②为水稻种植业 | 
| C.③为混合农业 | D.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 
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市场适应性差 | B.③生产规模小 | 
| C.②科技水平低 | D.①②机械化水平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