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请根据该图,回答21-22题。长江三角洲能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有
A.煤比较丰富,石油、天然气比较少 |
B.交通不便,调运困难 |
C.大部分能源支持了河北、山东地区 |
D.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
改善该区域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有
①建设公园、森林、绿地等
②将深山中的大树移植进城市
③合理规划城市各种功能区的相对位置
④建设大型娱乐场所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该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20~21题。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度下降 |
B.交通通达度提高 |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
D.城市规模缩小 |
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A.矿区 | B.奶牛养殖基地 |
C.商品粮基地 | D.高新技术开发区 |
读“我国流动人口金字塔图”,回答18~19题。该图出现流动人口两大高峰的原因是()
①务工经商②拆迁搬家③随迁家属④学习培训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在流动方向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分散。决定流动人口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产业布局 | B.人口密度 | C.生态环境 | D.耕地面积 |
读汉江平原某城市空间站结构示意图(北部为新兴工业区,南部为传统工业区),回答16~17题。a、b、c、d四地中,工业布局规划合理的是()
A.b、d | B.a、b | C.a、c | D.c、d |
该城市铁路通车后,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拟搬迁至e地,其主要原因是()
①扩大城市规模
②密切铁路与公路的联运,旅客集散便捷
③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压力
④城市边缘地带土地租金较低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该图是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组成图,图中a、b、c分别为1940年、1970年和2008年的人口年龄结构比例状况。读图回答14~1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青壮年劳动力过剩 | B.人口老龄化显著 |
C.自然增长率上升 | D.人口出生率较高 |
目前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大致符合图中的()
A.a | B.b | C.c | D.a或c |
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97年20~2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约为8% |
B.未来20年我国将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
C.1997年是我国劳动力充裕的时期 |
D.1953年是典型的年轻型人口结构,为我国劳动力最充裕的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