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成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颔联中“黯黯见临洮”的“黯黯”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是一首边塞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6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桂州腊夜①
唐·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②。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③,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①腊夜:除夕之夜。②赊:遥远。③漏:漏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试分析标题“桂州腊夜”的作用。
答:有人认为,首联“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中“尽”“仍”两字生动传神。试简要分析。
答:试分析尾联“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在全诗中的作用。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踏枝
冯延己
几日行云①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②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注:
①行云:宋玉《高唐赋序》记巫山神女云:“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世多借指行踪无定的美人,此指所思情郎。
②不道: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不道,扰云不知也;不觉也;不期也。冯延已《蝶恋花》词:‘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言不觉春将暮也。”这首词塑造一个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诗中运用了三个问句,各自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感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江南曲
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请概括本诗表达的情感。
贺赏在《皱水轩词筌》中认为李益的这首诗“无理而妙”,请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突出表现居处之“幽”?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少年游
柳永
参差烟树灞陵桥①,风物尽前朝。
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②。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③。
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④。
注:
①灞陵桥:在长安东(今陕西西安)。②楚宫腰:以楚腰说柳。
③蘅皋:长满杜蘅的水边陆地。④兰桡:桡即船桨,兰桡指代船。指出上阕后三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结合本首词的下阕来分析词人“肠断”的因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