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习了机械效率知识后,全班同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B.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跟斜面的长度有关;
D.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小刚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每次都匀速将物体从斜面底部拉到了斜面顶部.下表记录了他的探究过程和数据.

实验
次数
斜面
倾角
斜面
材料
物重
G/N
斜面
高度
h/m
沿斜
面拉
力F/N
斜面

s/m
有用

W/J
总功
W/J
机械
效率
η(%)

30°
木板
1
0.5
0.7
1
0.5
0.7
71

30°
玻璃
1
0.5
0.6
1
0.5
0.6
83

45°
木板
1
0.7
0.9
1
0.7
0.9
78

 
(1)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初步验证猜想________(填写字母).
(2)通过对比实验①③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
(3)若要验证猜想D,应控制斜面的长、斜面的倾斜程度和________________不改变.
(4)小刚同学知道额外功是因为摩擦引起的,他根据第②次数据算出了物体在玻璃上拉动时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未知
知识点: 斜面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乐和小霞分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图甲图乙
(1)如图甲所示,小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①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②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如图乙所示,小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②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面”或“后面”)。

在探究水的沸腾、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三个探究实验中,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
(2)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石蜡是(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选填“固态”或“液态”)
(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受阿基米德辨别真假皇冠故事的启发,小明设计了一个测量碗的密度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填写计算结果:

(1)碗的体积为cm3
(2)碗的质量为g;
(3)碗的密度为g/cm3

小亮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于1W)、滑动变阻器(50Ω 1A)、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电表、开关和导线.如图甲所示是小亮同学没有连接完整的电路.

(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完整.
(3)小亮同学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4)小亮同学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同时,眼睛应注视
A.小灯泡亮度
B.电压表示数
C.电流表示数
D.滑动变阻器滑片
(5)小亮同学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处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时,应将滑片P向端移动(选填“A”或“B”).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Ω.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有的作用.
(6)小亮利用该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他将小灯泡换成多个定值电阻R,保持电压表示数始终为如图丙所示,多次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并记录各次电流表的示数,若不更换其他器材,为了能够完成实验,更换的电阻阻值不能够大于Ω.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 、B 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 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 都相同,θ<θ,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 ( mA<mB) .

(1)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 、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无关.
(2)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 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
(3)图乙中角度θ1小于图丙中角度θ2,是为了达到目的,如图乙、丙所示,图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