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图14)。回答33~34题。图示自然带分布主要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C.垂直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自然带P是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C.亚寒带针叶林带 | D.苔原带 |
2008年入冬后,华北、黄淮等地旱情发展迅速。图8为“我国今春某日早情分布示意图”,图9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位于特旱区的城市有
A.广州、南宁 | B.呼和浩特、沈阳 | C.太原、石家庄 | D.兰州、西安 |
造成我国北方早灾的主要原因是图9中的
A.①偏少 | B.②偏多 | C.③偏少 | D.④偏多 |
图中各要素的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 | B.整体性 | C.区域性 | D.单一性 |
关于下图中标出风向的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北半球的信风带 | B.②是北半球的信风带 |
C.③是南半球的西风带 | D.④是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 |
读“淮河流域图”,回答:淮河水系参与的水循环主要是
A.海上内循环 | B.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 |
C.陆地内循环 | D.海陆间循环 |
淮河流域建设了多座水库,根本目的是
A.改变淮河流域气候 | B.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
C.调节干流的流量 | D.实施北水南调工程 |
读“四川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判断此地危害性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 | B.泥石流 | C.地震 | D.水土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