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并回答29~30题。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
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A.热量条件 | B.土壤条件 |
C.降水条件 | D.光照条件 |
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 | B.水源林 | C.湿地 | D.草地 |
旅游活动既能使旅游者获取愉悦和收益,又应对保护游资源、环境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据此完成14~17题。下列有关文明旅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文明旅游应贯穿于旅游的全过程 |
B.旅游活动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
C.旅游时尊重地方习俗也属于文明礼貌的要求 |
D.文明旅游不仅要注意个人礼貌,还要注意旅游安全 |
风景区不少摊贩出售景区内捕杀和采挖的动植物资源,如此会造成:
A.旅游环境污染 | B.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 |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 D.生态环境失调,资源枯竭 |
旅游者在景点内乱刻乱画会直接造成:
A.环境污染 | B.对背景环境的破坏 |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 D.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
目前,许多地方提出了“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
A.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的破坏 | B.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
C.旅游活动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
读下图完成12-13题。这幅漫画说明()
A.山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中心 |
B.过度砍伐森林,使生态平衡失调,导致经济受损 |
C.山区交通落后,开发旅游资源十分困难 |
D.山区旅游开发不能建设度假村 |
下列各项中,可以使漫画所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
A.从外地引水,发展该地水上度假村 | B.开展滑沙、沙浴等活动,发展旅游业 |
C.进行沙疗,建立疗养院 | D.植树造林,几年后发展林果加工厂 |
下列关于旅游业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旅游可以增加旅游者的生活阅历,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质 |
B.旅游可以强身健体,提高旅游者的身体素质 |
C.旅游可以饱览祖国河山,感受历史文化,提高旅游者的道德素质 |
D.旅游可以引导超前消费,不利于旅游者传统美德的养成 |
2008年7月6日和8日,我国福建土楼和江西三清山依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增至37处。这两处世界遗产位于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组合正确的是()
A.东部和西部 | B.东部和中部 | C.西部和中部 | D.都位于东都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选取了“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火炬传递于2008年3月31日从北京开始,经过国内外135个城市和地区,8月8日传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主会场。火炬在中国境内的传递过程中,经过乌鲁木齐—敦煌—银川—西安四个城市。与上述城市相匹配的景观依次是()
①大漠深处的丝路重镇②民族风情浓郁的西域名城
③城池壮观的历史古都④渠水环绕的塞外江南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③—① |
C.②—①—④—③ | D.④—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