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两宋时期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到黄河流域。
错误:(                  )订正(                  )

科目 历史   题型 判断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战爆发初期,一名战地记者从前方发回报道:“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世界规模)。以上说法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错误:
理由:

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列宁逝世。
错误:改正: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错误:改正:
3.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错误:改正:
4.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错误:改正:
5.纽约是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错误:改正:

阅读下表判断

会议
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
时间
1921年7月
1935年1月
主要内容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历史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通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总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以下结论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会议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中共一大的召开。()
(3)共产党成立之初是把组织和领导工人阶级作为中心工作。()
(4)这两次会议都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5)遵义会议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革命。()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纷繁,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生产力因此急剧下降。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
3、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4、《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
5、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交战的双方而言,其性质都是非正义的。
6、“诺曼底登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告诉我们:在人类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挑战时,各国之间的团结合作能有效化解危机。

判断与分析
(1)下列表格中ABCD四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哪一项?试分析正确的理由。


史实
结论
A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统一
B
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宣告农奴的解放
无条件解放了农奴,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明治维新使日本强大起来后,走上对外
侵略扩展的军国主义道路
于是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开始局部、
全面侵华战争
D
19世纪中期的美国南北战争
为以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正确的是:;正确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