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隋朝大运河 图二
材料二 整座皇宫,布局严谨、气势恢宏、装饰辉煌。明朝14位皇帝和清朝10皇帝,先后居住在这里,行使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请回答:
(1) 写出图一中A、B、C、D所代表的四个河段?请你为图二取个合适的名称。(5分)
(2) 图二所示工程于2007年入选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其入选的原因。(2分)
(3) 材料二中的“皇宫”指什么?它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依据是什么?(2分)
(4)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在外交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的伟大决策————
(3)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伟大构想————
(4)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能够成立的基本政策————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请回答:
⑴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
⑵“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说“黑暗依旧”?
⑶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⑷从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和日本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了一场激战,战争中,致远号勇往直前,在危急时刻,向敌舰撞去,不幸被鱼雷击中。
材料二: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三: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
——张志民《以卢沟桥的名义》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战役?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什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中国的战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分)
(2)材料二中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指什么事件?其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反法西斯斗争的结果如何?
(3)据材料三,卢沟桥在哪一年被谁“绑架”的?为什么诗人说“南京城改作靶场”?(2分)
(4)从战争的结果中,你获得怎样的认识?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
(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指的是什么条约?
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哪一位爱国志士印象最深?(举一例)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4)面对列强的步步侵略,清朝的统治日益腐败,假若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三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那些历史事件?(4分)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的主张。请列举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