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与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必备的品质,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材料三:1992年初,88岁高龄的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反复对大家讲这样的道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谈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罗斯福所说的现象出现在美国的什么时候?根据材料二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缓解了它面临的严重困难?
(2)根据材料二美国政府开创了一种什么样的经济模式来纠正其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请从材料三中找出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将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推动经济的继续发展?美国克服经济困难采用的手段和我国为推动经济的继续发展将采用的手段分别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
请回答:
(1)结合图一和所学知识,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等都是通过其中的一条陆上商路辗转运到欧洲的,请问这条商路的名称是什么?
(2)为图二拟一合适的名称。图二中线路A是谁开辟的?
(3)从图一到图二可以看出世界各区域之间的联系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这一变化对欧洲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交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引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材料三: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卫鞅什么主张?
(2)材料二反映的改革有什么主要作用?据材料说明具有这一作用的主要理由。材料三是哪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有什么主要影响?
(3)归类概括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请说出把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改革归为一类的标准(两点以上)。
(4)以上材料反映的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中国近代史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部探索史,在近代化的探索中,很多人付出了努力。
(1)写出洋务运动中开办的新式学堂的名称。列举一位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2)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什么事件?列举一位维新变法运动的代表人物。
(3)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列举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孙中山全心全意的为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的精力。回答下列提问:
(1)写出孙中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名称。
(2)写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建立的时间、地点和名称。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写出1912年1月1日孙中山的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1)上述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4分)
(2)图①和图③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政治目的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3)请为上述图片拟一个恰当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