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是针对哪两者的关系制定的?( )
| A.祖国大陆与台湾 | B.中共与各民主党派 |
| C.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自治区 | D.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 |
“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 A.商鞅变法 | B.北魏孝文帝改革 | C.王安石变法 | D.庆历新政 |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
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一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
活动。上述改变()
| A.淡化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贡献 | B.反映了欧洲文明国际地位的下降 |
| C.忽视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 D.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 |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揉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
|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 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
|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 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
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 | 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 |
|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
15世纪末,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l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这种现象()
|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 B.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
| 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D.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