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下表),回答24~25题。
|
东部经济地带 |
中部经济地带 |
西部经济地带 |
|||
平均值 |
广东 |
平均值 |
湖北 |
平均值 |
青海 |
|
1984年 |
2.33 |
5.22 |
2.51 |
7.62 |
4.96 |
10.26 |
1997年 |
1.99 |
3.85 |
2.32 |
5.88 |
4.17 |
8.39 |
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
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
造成从84年到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④ | D.①④ |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我国新疆遭受了特大雪灾,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救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对受灾居民进行准确定位搜救,主要依靠的技术是
A.遥感(RS) | B.全球定位系统(GPS) |
C.地理信息系统(GIS) | D.数字地球 |
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
A.不同地物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 B.不同地物的密度不同 |
C.不同地物的海拔高度不同 | D.不同地物的化学特征不同 |
下列区域具有明显界线的是
A.行政区 | B.干湿地区 | C.自然带 | D.热量带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的是
A.赤道到两极的纬度地域分异 | B.沿海到内陆的经度地域分异 |
C.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地域分异 | D.非地带性 |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
①离太阳近 ②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角小 ③云层厚且夜晚长
④地势高.空气稀薄 ⑤白天太阳辐射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③ | B.④⑤⑥ | C.②⑤⑥ | D.①⑤⑥![]() |
城市化过快可能会引起城市的
A.生物多样性增加 | B.地表水下渗增多 |
C.“热岛效应”增强 | D.环境质量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