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开通客运。一列火车从成都经宝鸡、兰州开往拉萨,全程运行48个小时。据此回答29---32题。车山的旅客可能看到的植被依次有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原、温带阔叶林 |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荒漠、亚寒带针叶林带 |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荒漠 |
列车经过可可西里时,旅客可能在窗外看到的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A.藏绵羊 | B.藏山羊 | C.三河马 | D.藏羚羊 |
旅客沿途看到的山地中,垂直自然带类型最多的是
A.秦岭南坡 | B.秦岭北坡 | C.唐古拉山 | D.阴山 |
旅客在旅途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 | B.火山喷发 | C.寒潮 | D.台风 |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A.是按照多种综合指标划分的 |
B.边界有实有虚 |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
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
实时获取丙区域植被生长状况的信息,所应用的现代技术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 | B.遥感技术 |
C.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 D.数字地球 |
下图表示不同的区域,实线表示明显的区域界线。虚线表示不明显的区域界线。ABC所表示的区域界线可能是:
A.中国、福建、福州 |
B.中国、季风区、福建 |
C.中国、季风区、外流区 |
D.中国、长江流域、闽江流域 |
《人民日报》2006年7月27日报道: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珠三角面向内地的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新一轮转移的产业绝大部分属于
A.劳动密集型 | B.知识密集型 | C.资源密集型 | D.动力指向型 |
这样转移的结果是
A.转移了工业污染,减轻了就业压力 |
B.增加了生产成本 |
C.使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D.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双赢 |
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 B.单位面积产量高 |
C.水热条件好 | D.人均耕地面积广 |
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
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 B.消费市场 |
C.廉价劳动力 |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
读下图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A.原料工业 | B.加工工业 |
C.采煤业 | D.冶金业![]() |
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
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铁—钢 ⑤煤—电—钢
A.① ② ③ | B.② ③ ④ | C.① ② ④ | D.③ ④ ⑤![]()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
B.原料工业2000年比1995年增加了10%![]() |
C.采掘业逐渐取代加工业占到主体地位 |
D.冶金、建材、化学等部门属于加工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