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破坏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Q1 + Q2 > Q3 | B.Q1 + Q2 > 2Q3 | C.Q1 + Q2 < Q3 | D.Q1+ Q2 < 2Q3 |
除去括号内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A.Cu(Fe)——溶于足量盐酸,过滤 | B.KNO3(NaCl)——结晶 |
C.水(NaCl)——蒸馏 | D.CO2(HCl)——氢氧化钠溶液,洗气 |
某课外探究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铁圈、铁夹、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蒸馏烧瓶、火柴、滤纸、漏斗。只应用上述实验仪器或实验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蒸发 | B.萃取 | C.过滤 | D.蒸馏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馏操作时,应向蒸馏液体中加入几块沸石,以防止暴沸 |
B.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
C.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
D.萃取操作时,可以选用CCl4或酒精作为萃取剂从溴水中萃取溴 |
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 ~ 10-7m之间 |
B.用平行光照射FeCl3溶液和F![]() |
C.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到蒸馏水中,以制取Fe(OH)3胶体 |
D.下图图片显示的是树林中的晨曦,该现象与丁达尔现象有关 |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 |
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3难溶于盐酸![]() |
C.向0.1mol·L-1FeSO4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KMnO4溶液,KMnO4溶液褪色,说明Fe2+具有氧化性![]() |
D.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 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同温度下AgCl的Ksp比AgI的Ksp 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