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铁腐蚀过程中,下列五种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
①Fe2+转化为Fe3+②O2被还原③产生H2④Fe(OH)3失水形成Fe2O3·H2O⑤杂质碳被氧化
A.只①② | B.只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氯原子对O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O3+Cl==ClO+O2ΔH1,ClO+O ="=" Cl+O2ΔH2。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3+O ="==" 2O2ΔH,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O3+O ="==" 2O2的ΔH = E1-E3 |
B.反应O3+O ="==" 2O2是吸热反应 |
C.ΔH = ΔH1+ΔH2 |
D.氯原子没有改变O3分解反应的历程 |
用氯气制取并获得碘单质,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装置是
A.用甲制取少量氯气 | B.用乙氧化溶液中的碘离子 |
C.用丙提取置换出来的碘 | D.用丁过滤I2的CCl4溶液得碘单质 |
依据下列说法来判断相应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不合理的是
A.卤素单质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 |
B.气态氢化物NH3、H2O、HF的稳定性 |
C.碱金属单质Li、Na、K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
D.1mol Na、Mg、Al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失电子数的多少 |
油脂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关于“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植物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
B.皂化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
C.和H2加成后能提高其熔点及稳定性 |
D.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
用惰性电极电解 2L1mol·L-1的硫酸铜溶液,在电路中通过 0.5mol电子后,将电源反接,电路中又通过 1mol电子,此时溶液中c(H+)是(设溶液体积不变) ()。
A.1.5mol·L-1 | B.0.5mol·L-1 | C.0.75mol·L-1 | D.0.25mol·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