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材料二 为促进上海海洋运输发展,上海跳出长江口,在距上海浦东南汇芦湖港约30千米的大小洋山建设深水港。

简述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形成的自然原因。
简述上海在洋山建设新港的主要区位优势及其对上海发展的主要作用。
崇明岛在上海城市规划中被定位为生态岛区,你认为其适合发展哪些产业?
十—·五规划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协调区域发展,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区域。长江三角洲被列为优化开发区,请你简要说明其经济发展方向。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和“美国与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    ;B    ;C    
(2)图中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来看,都属于
(3)下表是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带的单产为美国高于我国,自然原因有:

项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
纬度
37°N~45°N
42°N~46°N
地形
平原
平原
土壤有机质(%)
3~6
2
降水量(mm)
500~700
450~650
无霜期(天)
160~200
130~145
玉米面积比重(%)
50
50~60
玉米单产(kg/公顷)
7500
6750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图乙两城市人口变化
(1)1950~2000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2)图乙的①②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其原因是等社会经济问题。

读下列有关中国、印度的人口资料,回答问题。


人口数(亿)
年平均增长率(%)
2000年
2010年
中 国
12.6
14
0.57
印 度
10.0
12.1
1.64

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表(2000年)


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中国
22.89%
70.15%
6.96%
印度
33.30%
61.70%
5.00%


(1)中、印两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大,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两国中净增人口数量更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___
(2)表中显示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高于印度,但是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却低于印度,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人口年龄结构反映出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4)请根据“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表”,在下图画出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柱状图。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图。
材料二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图。



材料一图



材料二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主要不同点。
(2)结合材料二,指出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的一般关系。
(3)材料二中①至⑤点能表示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点是________。

有关读“我国华北地区某中等城市信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e表示小麦种植业、花卉与乳牛业、工业、商业、住宅用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的情况,请将字母填入表中。

用地类型
小麦种植业
花卉与乳牛业
工业
商业
住宅用地
字母





(2)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块土地的用途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读图可知,在距离市中心公里范围内,最有可能形成住宅区。
(3)根据地租水平的高低,综合考虑环保等因素,化工厂应选择在1、2、3、4四处中的
处,选择理由是
(4)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功能分区,正确的是(选择填空)。
A.5——大型超市B.6——小麦种植
C.7——飞机场D.8——钢铁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