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和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务院2009年5月4日原则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沪宁杭工业区,南接珠三角洲工业区,西连内陆,腹地宽广。外界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又一增长极充满了期待……。
材料二: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
材料三:我国东南部地区图分析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的区位条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吸引大量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举出三例海南省主要依托水文景观开发的旅游产品。
一所学校组织学生前往海南岛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从海口市出发到三亚,有223、224、225三条国道路线可供选择,要去沿线及其附近景区最多的可选择经过 国道路线;要去地势起伏最大、可顺便考察山地地貌的可选择经过 国道路线。
评价海南岛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页岩气是指赋存于页岩(属沉积岩)缝隙中的天然气。随着页岩气的大量开采,其低廉价格成为了能源领域的重大挑战者。下表为“中美页岩气资源条件与特点对比表”。
对比条件 |
中国 |
美国 |
自然条件 |
多分布在崇山峻岭间,如蜀南、贵州等地 |
分布在地区条件优越,地势平坦 |
页岩厚度 |
20—300m,单层厚度小 |
49—610 m,单层厚度大 |
开发技术 |
已基本掌握水平井技术,但页岩气钻探仍以直井为主,水平段压裂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 |
技术成熟,主要包括水平井钻井技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等 |
保存条件 |
复杂,多次改造 |
简单,一次抬升 |
埋深状况 |
多分布于3000 m左右 |
埋藏适中(800 m—2000 m) |
材料二: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3.1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9.6%,较2013年上升2.6个百分点。
材料三: 图甲为“1990-2015年美国页岩气产量柱状图”,图乙为“近年我国页岩气量与未来规划目标柱状图”。
(1)据材料一,与美国相比,指出中国开采页岩气的不利条件。
(2)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与美国比,说出中国页岩气产量的差异,并简述其开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读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
(2)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
(3)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
长江上游人口激增,耕地比重大幅上升。结合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分析图中荆江河段成为“地上河”的原因。
(2)甲省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特色工业,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3)甲省提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移的发展战略,请分析其有利的区位条件。
读我国区域图,回答问题。
“东北平原地形图”和“辽中南地区简图”。
(1)根据材料,描述辽东半岛的地理位置。
(2)分析河流PQ河段的主要流量特点。
(3)说明本溪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读河南省地图回答以下问题。
(1)判断该省的地势特点并说明理由。
(2)图中1月0℃等温线大致呈 走向,主要影响因素是 。
(3)试比较甲乙两地主要自然环境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