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天傍晚,华北地区农民常在地里熏烟是为了(   )

A.增加大气逆辐射,防止霜冻形成
B.驱赶鸟类,防止吞食物种
C.熏杀害虫,防止伤害幼苗
D.增加凝结核,多生露水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完成小题。
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
①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 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

A.人口密度 B.人口容量
C.人口构成 D.人口素质

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京津沪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入的地域文化是(  )
①华南妈祖文化 ②江南水乡文化 ③华北平原文化④荒漠绿洲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下图为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绘制的天津市迁入人口的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完成小题。

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①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②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④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①缓和了该市就业紧张局面 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6.解析

改革开放后中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读我国1988~2010年流动人口增长曲线图,完成小题。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

A.东部到西部
B.农村到城市
C.平原到山区
D.经济发达地区到经济欠发达地区

下列因素中与我国改革开放后流动人口迅速增长关系最不密切的是(  )

A.人口增长迅速,就业压力增大
B.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劳动力需求量增长
C.户籍制度改革,为人口流动松绑
D.农村经济的发展,剩余劳动力增多

据报道,新疆每年6月到8月初需要大量采摘西红柿的季节工,8月底到11月初又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民工。新疆每年对季节工的需求在50万人左右,季节工中,河南人最多,每年有15万~20万人前往新疆打短工,其次是甘肃和四川民工,但缺口仍很大。每当这几个季节来临前,新疆都要派不少人到全国各地招工。据此完成小题。
材料中提到的民工流动(  )

A.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B.属于人口流动
C.属于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属于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影响材料中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是(  )

A.经济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
C.文化教育因素 D.政治因素

读下表,分析回答小题。
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
(每10 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的统计)

甲组人口死亡率是(  )

A.0.775% B.3.7%
C.0.885% D.0.95%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段死亡率是甲组小于乙组,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组小于乙组
C.所有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都高于发达国家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