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8Ω,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
⑴在图甲中,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⑵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 (选填“A”或“B”)端;
⑶小明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时,灯变亮,而电压表示数在变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小明正确连接好电路后,某次实验中,电压表读数为l.8V,电流表示数为0.24A。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向 (选填“A”或“B”)端滑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⑸小明认为利用该实验还可以测出灯泡的灯丝电阻,于是他根据以上测得的两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灯丝电阻后发现两次测量的灯丝电阻相差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 电压U/V |
1.0 |
1.5 |
2.0 |
3.0 |
|
| 电流I/A |
0.2 |
0.3 |
0.4 |
0.5 |
0.6 |
(1)如图甲所示,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2)伟伟正确、规范完成连接后,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从一端调节到另一端,并得到多组电流、电压值(如表格),当电流表示数为0.5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 _V.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_ _;
(3)伟伟进一步分析表格中数据很快求出了电源电压为_ _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_ _Ω;
(4)伟伟将原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换成标有“20Ω 2A”另一滑动变阻器,继续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中始终保持电压表示数为2V,则所选用的定值电阻阻值不能超过_ _Ω;
(5)将图甲电路中定值电阻换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进行多次实验后画出了灯泡的U—I图像如图丙所示,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 _W.
如图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根据图可知,该物质在B点时的内能_ _(大于/小于/等于)在C点时的内能,理由是_ _;
(2)根据图中坐标信息可知,该物质在AB 段和CD段的比热容分别为c1、c2,则c1:c2=_ _;
如图所示,是我们考试时常用的0.5mm签字笔及其笔芯,“签字笔写字,笔中墨水沿笔尖能流出来的原因是什么?”菲菲与晶晶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墨水能流出是受大气压的作用
猜想二墨水能流出受到重力的作用
(1)菲菲进行了如下操作:用橡皮堵住笔芯的上端口,用笔在纸上写字,发现字的笔迹逐渐变淡,最终写不出字来,这说明猜想一是_ _(正确/错误)的;
(2)为了验证猜想二,晶晶的具体做法是:将笔尖_ _(朝上 /朝下),并在纸上写字,如果观察到_ _现象,则说明猜想二是错误的.
请记录下列测量工具所测物理量的数值:图甲所测物体边长为_ _cm;图乙中温度计示数为_ _℃;图丙中电阻箱的读数为_ _Ω;图丁中所测物体质量为_ _g. 
晨晨对“光的色散”、“小孔成像”和“平面镜成像”实验进行了复习总结,并制作了知识小卡片,请你帮晨晨完成知识卡片的空缺内容.
| 光的色散 |
小孔成像 |
平面镜成像 |
| (1)如图所示,是光的色散的实验装置,在原来器材的基础上再增加测量工具_ _,还可以完成课本探究_ _的实验. |
(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 _,小孔成像实验中总是成倒立的_ _(实/虚)像. |
(3)平面镜成_ _(倒立/正立)的虚像,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所成像大小_ _(变大/变小/不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