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测定某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以及一段电阻丝的电阻率ρ,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 ab是一段电阻率较大的粗细均匀的电阻丝,R0是阻值为2Ω的保护电阻,滑动片P与电阻丝接触始终良好.
(1)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电阻丝的直径如图(b)所示,其示数为d= ▲ mm
(2)实验时闭合电键,调节P的位置,将aP长度x和对应的电压U、电流I数据记
录如下表:
x(m)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0.60 |
U(V) |
1.50 |
1.72 |
1.95 |
2.00 |
2.10 |
2.18 |
I(A) |
0.49 |
0.43 |
0.38 |
0.33 |
0.31 |
0.28 |
U/I (Ω) |
3.06 |
4.00 |
5.13 |
6.06 |
6.77 |
7.79 |
①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U-I图像,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 ▲ V;内阻 r = ▲ Ω.
②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d)上描点连线作U/I和x关系图线.
③根据测得的直径可以算得金属丝的横截面积s=0.12×10-6m2,利用图(d)图线,可求得电阻丝的电阻率ρ为 ▲ 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根据图(d)图线还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重锤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的痕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
C.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 |
D.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同时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
E、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之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请指出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恰当的步骤,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下面的空行内,并说明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设质量m=1kg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下图所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长度单位: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那么: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ΔEP=J,物体动能的增加量ΔEK=J。(均取两位有效数字)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即使操作规范、数据测量及数据处理都很准确的前提下,该实验求得的ΔEP也总是略大于ΔEK,这是实验存在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试分析该系统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n:1,副线圈的负载电阻是R,如图3所示,则变压器正常工作时,a、b间的等效电阻是______________。
如图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0.54cm。已知闪光频率是30Hz,那么重力加速度g是 m/s2,小球的初速度是 m/s,
小球通过A点时的速率是 m/s。
某同学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在白纸上画出抛射后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4-4-10,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计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______.
矿井深为125m,在井口每隔相同时间自由下落一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下落时,第1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则每相邻两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 s, 这时第3只小球和第5只小球相距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