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据此回答31、32题。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漫长 |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
C.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季,冬春季节寒冷干燥 |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
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改善环境 | D.丁地要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 |
若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与该区域沿甲乙剖面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趋势(下图)一致,据此回答问题。该区域6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的主要变化有
A.湖泊面积减少 | B.居住用地增加 |
C.农业用地减少 | D.工业用地减少 |
湖泊变化对周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调节气候的功能增强 | B.生物多样性减少 |
C.湖泊对洪涝的调蓄能力增强 | D.降解污染物的功能减弱 |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图是“苏北某乡镇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该图将该区域划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1980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其中数字“1”、“2”、“3”、“4”分别表示湖泊、居民点用地、耕地、经营用地(如农家乐等)。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该区域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A.降水量增多 | B.气温年较差变大 |
C.PM2.5下降 | D.湖泊水质变差 |
下列措施中,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A.保护湿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
B.全面恢复原有湖泊,发展养殖业 |
C.以“农家乐”为平台,适度发展旅游业 |
D.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
《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并强调五大支持系统的协调发展。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 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完成下题。1995~2010 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A.大量消耗资源 | B.大量排放污染物 |
C.科教投入不足 | D.人口快速增长 |
目前五大支持系统的协调发展,应重点建设的系统有
A.发展支持系统 | B.社会支持系统 |
C.生存支持系统 | D.环境支持系统 |
读我国各省电力供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并回答下列各题。甲、乙、丙依次是( )
A.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 |
B.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 |
C.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 |
D.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 |
目前,我国建设了许多大型的能源调配工程,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的我国建设许多大型能源调配工程的原因是( )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
B.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
C.我国人均能源不足 |
D.我国西部能源总量大 |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下题。下列说法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最佳 | B.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
C.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 D.人均耕地南方不到北方的1/2 |
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 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
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 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