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所示,两个长方体木块P、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第一次用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拉P,第二次也用大小为F的水平拉力拉Q,两次都能使P、Q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向右做匀速运动。设第一次PQ间、Q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1、f1/,第二次PQ间、Q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2、f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f1=f1/= f2=f2/=F |
B.f1=f1/= f2=f2/<F |
C.f1=f1/= f2/=F,f2="0" |
D.f1=f2=0,f1/= f2/=F |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内通过的位移为0.4m,则汽车
A.第1秒末的速度为0.4m/s | B.加速度为0.8m/s2 |
C.前2秒内通过的位移为1.2m | D.第2秒末的速度为0.8m/s |
足球朝着某运动员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立即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的时间为0.2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是
A.20m/s2 | B.-20m/s2 | C.100m/s2 | D.-100m/s2 |
甲、乙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荧屏上观察到小分队的行军路线如图所示.小分队同时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捕“狐”于A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 |
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 v乙 |
C.y—x图线是速度(v)—时间(t)图象 |
D.y—x图线是位移(s)—时间(t)图象 |
如右图所示,某质点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在此过程中,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 ![]() |
B.![]() ![]() |
C.![]() ![]() |
D.![]() ![]() |
“小小竹排江中流,巍巍青山两岸走”。在这两句诗中,作者在前一句和后一句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A.竹排 流水 | B.流水 青山 |
C.青山 河岸 | D.河岸 竹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