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太阳和其他星体的宇宙射线含有大量高能带电粒子,若这些粒子都到达地面,将会对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危害。但由于地磁场的存在改变了宇宙射线中带电粒子的运动方 向,使得很多高能带电粒子不能到达地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磁场对垂直射向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线的阻挡作用在南、北两极附近最强,赤道附近最弱 |
B.地磁场对垂直射向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线的阻挡作用在南、北两极附近最弱,赤道附近最强 |
C.地磁场会使沿地球赤道平面垂直射向地球的宇宙射线中的带电粒子向两极偏转 |
D.地磁场只对带电的宇宙射线有阻挡作用,对不带电的射线(如γ射线)没有阻挡作用 |
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
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 |
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二力平衡 |
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A、B、C、D 四个位置不动.一般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g=10m/s2)
A.普通光源即可 B.间歇发光,间歇时间1s
C.间歇发光,间歇时间0.14s D.间歇发光,间歇时间0.2s
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0.2S,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08 m;在第5次、第6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0.32 m,由上述条可知
A.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1.5 m/s2 |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是2 m/s2 |
C.第2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0.8m/s | D.第3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是1.2m/s |
小球由空中某点自由下落,与地面相碰后,弹至某一高度,小球自由下落和弹起过程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则
A.小球下落的加速度方向与向上弹起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
B.小球下落高度为1.25m |
C.小球能弹起1.25m |
D.小球在运动的全过程中路程为2.5m |
如图所示,某位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自己的反应时间,他请另一位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顶端,自己用一只手在直尺下部做握住直尺的准备,但手的任何部位都没有接触到直尺.当看到同学放开手时,立即握住直尺,测出直尺下落的高度,就可算出自己的反应时间.若测出该同学捏住直尺时,直尺下落的高度为10cm,那么这位同学的反应时间最接近于
A.0.11 s | B.0.14 s | C.0.17 s | D.0.20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