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三条相互平行、距离相等的虚线分别表示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电势分别为7V、14V、21V,实线是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该区域内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一定带负电荷,且粒子在a、b、c三点所受合力相同 |
B.粒子运动径迹一定是a→b→c |
C.粒子在三点的动能大小为EKb>EKa>EKc |
D.粒子在三点的电势能大小为EPc>EPa>EPb |
如下图所示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线1表示物体1做曲线运动 |
B.x-t图象中t1时刻物体1的速度大于物体2的速度 |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物体4的平均速度大于物体3的平均速度 |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2、4开始反向运动 |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Q质量为m,P质量为2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Q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A.6μmg | B.5μmg | C.3μmg | D.μmg |
右图中弹簧秤、绳和滑轮的重量均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不计,物体的重力都是G,在图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F1、F2、F3,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F3=F1>F2 B F1=F2=F3 C.F3>F1=F2 D.F1>F2=F3
质量为1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变化、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使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了3t0的时间.为使物体在3t0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最大,力F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应该为四个图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