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3为“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分析完成5-6题。

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①东北工业区的吸引  
②美国的南北战争   
③环境因素   
④新兴产业的吸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与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2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
C.地方时的不同 D.黄赤交角的存在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该地的纬度是
①23°26′N②21°34′N③25°26′N④68°26′S

A.②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6月22日时,杭州(3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A.83.5° B.42.5° C.66.5° D.23.5°

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夏至日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B.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
C.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